福州旅行不可不去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

  三坊七巷塔巷宫巷吉庇巷都在东街口附近而已,南后街是其主干道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马鞍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安泰河的滨水休闲风情带将成为三坊七巷又一亮点。

  福州特产油纸伞

  三坊七巷特色菜:红糟醉香鸡、鸡茸鱼唇、太平燕(同利肉燕)、燕皮(燕丝)、木金肉丸(肉丸)、佛跳墙、白炒鲜竹蛏、鸡汤氽海蚌、香露河鳗、一品蟹抱蛋、春卷 、鱼丸(永和鱼丸)、芋泥、锅边(糊)、破蹄。

  公交线路

  三坊七巷周围道路共有近50条公交车线路,您可以根据您需要游览的地方选择乘坐公交车到达

  (1)南后街杨桥巷(路):乘坐5、18、22 、27、55、61、66、80、118、128、301、317路到“双抛桥”站下车可到。

  (2)光禄坊乘坐16、18、27、61、105、109路到“省电影公司”(白马路光禄坊口)站下车可到;

  (3)吉庇巷(路)、宫巷乘坐1、2、K1、8、11、20、66、76、77、80、101、117、121路到“道山路口”站下车可到。

  (4)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乘坐1、2、K1、8、11、20、66、76、77、80、101、117、121路到“南街”站下车可到。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福州 三坊七巷

阅读:0

必看

景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