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秀山逛文庙尝豆沫糖 逛吃逛吃玩转通海古城
通海,一座风景秀丽的迷人小城,坐落于云南的“滇中明珠”玉溪市境内,位于云南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积平原上,小城背靠秀山,面朝杞麓湖,形成了“山——城——湖”独特的格局形式。

通海小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历史上著名的“礼乐名邦”,从明洪武十五年土城建成,至今已有626年历史。通海古城风貌保存完好,古街古道都具有浓郁的历史氛围,千年的时光在秀山和文庙悠然流过,最后融汇在杞麓湖的涟漪里,也溶进了豆沫糖和绿豆糕的回口余甘里。


通海美景篇
通海秀山
通海县城临水依山,秀山紧靠其南,俯临城镇,点缀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卷:前有杞麓湖波光澄碧,中有城镇屋舍俨然,后有秀山群峰列翠,颇具江南景色。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钱南园在其《雨宿通海》中云:"孤城临水背依山,忆在江南烟雨间",道出了此山水城郭的特点。

通海秀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 ,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同列云南四大名山。相传汉之句町王毋波站在此辟山林,建古刹,立亭园。经千百年来历代的扩建修缮,逐渐成为名闻远近的游览胜地。

秀山,林木扶疏,幽深静温,春日杂花生树,夏日树影幢幢,秋日红叶萧萧,冬日枝干奇倔。山之 四方,树木各异:山北之麓,翠竹如屏,在崎岖的小径上,白昼犹昏;北西山腰,则苍松古劲,掩映天日,分外幽深;山之西,密林覆盖,灌木丛生,人迹罕至,幽僻宁静;山之东,杉罗树及栗树,青翠欲滴,幽闭漫步最佳;山之南,则古松新松如幢幢翠盖,涛声不绝于耳,颇有幽雅聆曲之妙趣。


秀山,一座座宫殿、庙宇、楼阁分别坐落在秀山的密林深处,寺内、殿内匾联和碑林近200多副(块)。 寺内有元代佛塔2座,庄重古雅富有民族特色;寺内的元柏、宋杉如今挺拔粗壮,枝茂苍翠,登上最高的涌金寺远眺城外的杞麓湖,城海相连景色美不胜收。秀山的楼房,均面北向湖而建,且都包孕于几个主要寺庙之中。"海月楼"建于清凉台之左右侧。"天镜楼"位于斗天阁之前。"还鹤楼"在"桃源深处",乃通海名士阚祯兆隐居之所。竺国富之西侧即为"海月楼"。庭中茶花桂树,清香扑鼻。月夕花朝,登楼远望,一碧万顷,水天一色。

秀山特有的风光与建筑,激起历代文人墨客为她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匾联,使秀山更显得典雅高洁,文采风流。
通海文庙
通海文庙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城南隅、坐落于秀山之麓,南北向。为中轴线分幢迭起单体组合式古建筑群,由红墙泮池、文明坊、忠烈祠、节孝祠、大城门、乡贤、名宦祠、东庑、西庑、大城殿、钟鼓楼、崇圣祠、尊经阁组成。

通海文庙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重修通海庙学记碑》载),于明万历年间迁建于后址,后经明、清两代扩建,主体建筑布局依地势高低顺序排列在纵向中轴线上,东西廊庑以对称格局配于正殿两侧,总体布局为四进三大院落。1731年(清雍正九年)按当时文庙的规制统一布局扩建。

清乾隆初期,通海绅士赵城等主持扩修文庙,其修建的文庙大成殿宏伟高大,整个文庙建筑群较规范,照壁宽大,泮池明月,两廊对称,廊庑衔接;斗拱别致,琉璃瓦顶,门窗镂空雕刻,油饰庄重;院内古柏年深色古,虬枝婆娑,枝叶繁盛,使文庙更显儒学之神圣。特别文明坊(建于雍正十一年)气势壮伟雄强。从整体看通海文庙,给人以殿阁层层迭起,庄严肃穆之感。

清朝时期,在通海庙学中曾经培养出朱嶟(礼部尚书),公孙翰林的董玘、董健,有名书法家阚祯兆等。

通海杞麓湖
杞麓湖位于通海县城北,风光绚丽,婀娜多姿,每当风平浪静,天空一碧如洗之时,湖面从东到西便出现一条长达数丈的湛蓝色带,古人称这奇景为“湖水拖蓝”,是通海八景之一。沿岸烟柳迷茫,平畴千顷,村落棋布。

杞麓湖,在唐代时称为“海河”,后又称“通湖”。元代水位高到杞麓山(今凤山)脚,故又名“杞麓湖”。迄今湖东面的落水洞,两旁悬崖高峻,峭壁耸峙。相传,远古时杞麓湖湖面宽广,茫茫苍波,无出水口,是神僧畔富用锡杖凿通以后现出千顷良田。湖北面的沙沟嘴,直伸进湖内。四周植柳种花,景色独秀,是避暑的好地方。
通海圆明寺
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年间重建。位于距通海县城14km的河西镇,东接九龙池公园,西北与新蒙蒙古族镇相邻。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极佳场所。已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以来,政府对大雄殿、玉皇阁、瑞莲池进行了维修。附近乡神投资30余万元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牟尼和观音座进行维修,用金镀之,甚是富丽堂皇。庙在原址上修建,东侧有条水泥马路,大门朝东开着,寺院南、北、西侧都是居民院落,被居民包围着。寺院占地很小,面积不足两亩;建筑很精致,充分利用空间;一切都是崭新的,看不到任何历史的痕迹;院内非常安静,是拜佛诵经的好地方。

圆明寺依山就势,层层迭起,各殿都采用大木材作柱梁,给人以雄伟壮丽、庄严肃穆之惑,但进入寺中又被金碧 辉煌的佛像匾联所吸引而透出的古趣幽然,寺中的佛教香火自元代就没有断绝过,就是在文革中,和尚们仍然终守寺院。在历史上圆明寺曾出过在全省知名的高僧圆泰、普法和尚。如今圆明寺是滇中的名刹。位于通海县河西镇(城)西门400米许的普应山下。据明?景泰《重修普应山圆明寺碑》载“普应山去河西县治百步许,有元长老妙光、乡人赵亮等至正年间开创也。”明末清初遭战乱毁坏,现存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寺紧靠普应山,为中轴线一进四院五重式建筑,由大悲阁、大雄宝殿、天王殿、东西厢房(客堂)涤尘楼、山门,外场院和大门,左边又设瑞莲阁和池塘、望海楼、地藏殿、卧佛殿组成,总面积为1.8万平方米。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海不仅风光秀美迷人,还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就有闻名全国的豆沫糖和绿豆糕等。
通海美食篇
豆沫糖

豆沫糖是云南通海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清代已远近驰名,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以“香、甜、酥、脆,入口无渣。”著称。选用优质黄豆作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饴糖等精工制成。层薄如纸,色白如乳,食用起来,甜而不腻,松酥、香脆,十分爽口。
绿豆糕
通海的绿豆糕也久负盛名,在选料上也颇为讲究:选用当地所产的优质绿豆和白糖,依方调制而成,入口油而不腻,松软香甜。现在,通海的绿豆糕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深受大家喜爱。
凉糕和糯米糕

通海的凉糕可以算得上一绝了。用糯米制成的凉糕本来没什么特别,但加上蜜饯、红糖水、芝麻等辅料就变得爽滑可口了。虽是春天,却有几分暑意,吃上一块冰冰凉凉、带有蜜饯清甜香味和芝麻香的凉糕,感觉整个人都清新起来。
和凉糕一样,米糕也是用糯米制成,但米糕的制作更为精细,质细而美观。把切成小块的米糕用加了白糖、蜂蜜、冰糖的水泡一泡就吃到嘴里,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还能依稀寻到稻米的清香和糯米的颗粒感。品上一口,就会有真切的幸福感。
通海油炸豌豆粉
油炸豌豆粉是传统民间小吃,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具体做法是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吃时洒上椒盐,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包心汤圆
包心汤圆虽然是常见的小吃,但通海卖包心汤圆的小店前总是红红火火的。白嫩细腻的汤圆个个饱满丰腴,让人看着就感到一种实惠。包心汤圆滑爽细腻有嚼头,轻咬一口,滚烫香甜的馅就迫不及待地涌出来。饭后来一点包心汤圆往往是一餐饭的点睛之笔,让你对这餐饭留下甜蜜的回忆。
扒肉米线

扒肉米线虽常见于大理,但是通海的扒肉米线也相当正宗!扒肉带汤浇上,油汪汪的,白绿相间,这才细细品尝。吃进嘴后,米线筋骨适中,不碎不烂,扒肉鲜而软酥,口感滑润,清香鲜美。


剪子糖
“咔嚓,咔嚓”,在通海的小巷中穿行,老远就可以听到剪刀的声响,也许你会以为那是在裁衣服,那么你就错了,那是通海的特色小吃——剪子糖。麦芽糖做成的剪子糖放上豆沙,再裹上黄豆面,吃之前,用剪刀剪成小块,剪子糖就因此而得名了。剪子糖嚼起来有叮叮糖久违的甜,吃时让人很容易就回味起童年小院外传来的吆喝。
香橼丝
通海的香橼丝非常香脆,一般的香橼丝用的是白糖为辅料,做出的香橼丝质软而腻口。通海人做香橼丝使用的是蜂蜜,制成后香脆可口,嚼完后满口留香,还能起到止咳润肺的作用。
甜白酒
通海的甜白酒给人的记忆是深刻的,深刻到每当听到“甜…白…酒”这三个字,就会有昏昏欲醉的感觉。每年腊月中旬,各家均用糯米酿制甜白酒,白色纯甜而有浓郁的酒香味,多吃会醉人。春节期间有客至必请食甜白酒,亲密者则以甜白酒煮鸡蛋招待。甜白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甜白酒煮鸡蛋,是待客的佳品。明清以来,相袭成俗。

木瓜水
云贵高原的太阳热烈,无论春夏秋冬,只要出太阳,就充斥着几分暑意,这时候一杯冰镇木瓜水就足以平静你的所有燥意,于是在通海街头巷尾的荫凉下,几小张古朴的八仙桌,一个透明玻璃罩的小台子,一位手艺娴熟的嬢嬢,到了摊上,便招呼一声“来一碗木瓜水,多加点冰!”快哉快哉!
小烧鸭
小烧鸭是通海新蒙乡蒙古族群众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创造出来的一道风味美食,与一般烤鸭不同,吃起来香甜鲜嫩,很受人欢迎。其做法是将本地产的仔鸭宰杀退白,除去内脏,之后,用蜂蜜涂抹外表搓揉,再放入烤炉里进行焖烤,熟透后取出,颜色鲜红油润,撒上椒盐或蘸水吃,美味可口。
水豆腐、葱花饼、冬瓜糖、山楂糕、豆沙糕、橘红糕、象鼻子糖……通海小吃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是风味突出,它不仅选用当地有特色的原料,还加上多种辅料来调味,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二是注重质量,无论哪种小吃,都特别讲究原材料和调味料的质量;三是随时令翻新花样。随着一年四季变化,选用每个季节的原料制成的通海风味小吃,不断变化翻新,应时应景。此外,通海小吃在经营上随意方便,经济实惠,也是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必看
-
扬子江心水,黄龙砚上茶 雨中游黄龙砚中国四大古都南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每天都在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游人的到来。冒着丝丝细...
-
【新加坡】隐匿于百年植物园中的高颜值米其林餐厅之前去 新加坡 ,植物园从来没有被列入我的行程内,总觉得一个人逛植物园有点怪怪哒,虽然我也喜欢植物,但感觉自己还不到一...
-
人生“德”意 一起嗨“啤”说起德国美食 瞬间想到什么? 不同于清淡典雅的日料 精致细腻的韩料 热情奔放的巴西美食 也不同于性冷淡的北欧菜 德国美食...
-
中华书画审议院在陕西面向世界开课谷雨时节,书画放香。4月18日,国际学士院中华书画审议院于陕西隆重揭牌,并面向世界正式开课。
-
海峡两岸中秋灯会亮相水乡周庄一组伞灯扮靓水乡周庄的入口处(9月18日摄)。 2017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将于9月20日在江苏省水乡古镇周庄揭幕,灯会通...
-
皖南最美赏秋地 七井画坑石台县,隶属池州市,因其丛林密布,山秀水美,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七井画坑座落在石台七井山,境内山峦绵延起伏,地...
-
2021首届请咱爸妈吃顿饭万人线上活动将在西安举行“孝道西安、节俭用餐、就地过年”,弘扬孝老爱亲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共建美好和谐西安。
-
街巷里的南京 最传奇也最市井
-
畅游奇趣北海:野人诱惑,老街漫步,穿越冠头岭,海边撒欢儿为什么要去 北海 ? 如果你问我,对 北海 的印象是什么? 我会说: 北海 ,很适合生活。 虽然她没有北上广的繁华,没有苏杭...
-
世界遗产咱安徽竟然有这么多近日,世界遗产大会在波兰举行,福建鼓浪屿和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处!鼓掌...
-
错过她的春与夏 请别错过池州这里的秋乍听醉山野这个名字,以为这里是茫茫的山野草地。事实上,这个石台新开放的景区,没有茫茫的草原,却有着独特的山水魅力,尤...
-
2018,在与世隔绝的湖南小山村里隐居,过传统的侗族新年和很多家庭一样,每年的农历新年都是在几分欢喜几分忧中渡过,欢喜的是难得有几天假期可以和女儿、妻子团聚厮守在一起,而忧...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