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文/薛勤旺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不远处传来熟悉的旋律,结婚之后才更能理解这首歌的深刻含义。
  师专毕业的前几年,由于工作上的不如意、爱情的不顺心,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年中东奔西走,很少与父母联系。我在外飘荡的本该成家而未成家的那些年,父母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饱受煎熬。在农村谁家孩子该到结婚的年龄,还没有成家的就会被别人取笑、说三道四,此事使父母饱经风霜的脸上又多出几道皱纹。
  刚结婚那会儿,我和妻子由于经济上的拮据,日子过的并不宽裕。孩子出生不到3个月,妻子就想回单位上班,那么孩子由谁来照看,便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当母亲得知后从妻子手中接过孩子,并宽慰我们:“你们管安心上班,孩子有妈给你们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由于孩子还小,每隔2小时就得给喂一次奶粉,白天黑夜都不能间断,就是年轻人这样折腾也够呛,况且母亲年龄大了,为此从不马虎,还专门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铃,定时定点、从无耽搁过。进入夏天后,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奶粉数量也由60毫升增至180毫升,时间间隔由2小时增至4小时,但母亲操的心一点也不少,她担心奶瓶不干净,天天坚持用开水煮泡消毒。最要紧的是遇上孩子感冒发烧,就一遍遍催促父亲立即请医生,不好转就一直心急火燎,坐立不安。
  女儿从不会翻身到蹒跚学步,再到咿咿呀呀学会叫爸爸妈妈,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凝聚了多少父亲和母亲的爱与心血啊!他们负责给我们看小孩,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在父母照看孩子期间,我跟妻子商量好尽量每个月回一次老家,与其说是回家看父母,不如说更多的是想念孩子。
  当父母得知我跟妻子要回去时,就非常高兴,老俩口会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给我们晾晒被褥,父亲用他劈好的柴禾给我们烧一大锅水,供我们回家时洗漱。一到家,窑洞里立即就会变得热气腾腾,母亲像变戏法一样做着我们最喜欢吃的饭菜,尽量不重复。每次休假的时候,就是我们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
  在我和妻子的努力下,生活条件日渐好转起来,每次回家都给父母买一堆菜呀,肉呀之类的东西,想以此来弥补我们对父母的亏欠。父母总是说:“现在生活好了,家里什么也有,城里开销大,可不敢乱花钱了。”
  有一次,妻子提议,父母这次过生日,再忙也要请假回去陪他们过。农历五月初六是母亲的生日,妻子早早就在神木城里选好了蛋糕,在母亲生日当天去取。我跟妻子又买了些新鲜蔬菜,开车从神木出发,中午时回到家里。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父母都有些惊讶。当得知我们是专门回来陪母亲过生日时,二老顿时高兴得笑逐颜开,不过,心里一时又心疼我们开车来回的花费,买东西又要花钱,便又责备我们不该如此破费。我和妻子笑着没说话,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开始忙活。我埋头烧火,妻子忙炒菜,正好三婶子来我家串门,看到了这个场景。母亲执意留三婶子晚上一起吃饭,拉话当中当着三婶子的面一个劲地夸奖着儿子与儿媳妇的一贯孝顺……
  去年“五一”前夕,女儿在电话中说:“爸爸,奶奶腿疼。”我一惊,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含糊其辞。我不放心赶紧请假回家,母亲腿疼的比较严重,坐在椅子上半天都起不来。我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得知是膝关节骨质增生。我焦急地咨询大夫,配药买药,只盼望能为母亲减轻点病痛。母亲却丝毫不说自己的病情,只是埋怨她自己给我们顶不上什么事,还要给我们增加负担......手里提着大夫配好的药,我不由得两眼热辣辣的,泪水夺眶而出。
  父亲和母亲一直这样,他们在平日的生活里很少想到自己,他们的心中似乎只有儿女,时时处处首先把儿女放在了第一位。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我一直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的无私的爱,对他们的关心却少之又少。时不我待,在父母剩下的日子里,我应该为他们多做点什么了。
  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作者薛勤旺,男,1982年11月生于佳县。现供职于陕西泰昌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常回家看看

阅读:0

必看

景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