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千阳县城关镇候家坡村古树黄连木,传说与孔子弟子燕伋有关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美德,从古至今历史的长河里有无数个尊师的故事。而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的燕伋及望鲁台的故事可谓是尊师故事中的典范。

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的燕伋望鲁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望鲁台的“鲁”就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在的鲁国。

在千阳县城关镇候家坡村一组有棵树姿雄伟,形如巨伞,枝繁叶茂的古树黄连木,传说与孔子弟子燕伋有关。

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燕伋雕像

燕伋(前541年-前476年) ,字思,孔门72贤之一, 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燕伋22岁师从孔子,壮年返乡办起私塾,执教18年。其间,他想念恩师时总要登高望鲁国,并用衣襟掬一些黄土堆在脚下,日久便堆成了十余米高的土台,人称“燕伋望鲁台”。

孔子在山东曲阜办学受徒,声名远扬,世人共仰。燕伋的父亲早就想让儿子远去山东求学。但因儿子年幼,路途遥远,未能成行。燕伋18岁娶妻壤氏,贤而知礼。19岁到20岁时,不幸父母相继去世。22岁那年,他遵照父亲的遗愿,负笈千里,到山东曲阜参与“杏坛”笔者拜师求学。23岁时跟随老师孔子及同学南宫敬叔、仲由等人,周游列国。

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燕伋画像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问礼”。因为周王朝是周公姬旦辅佐期兄建立的国家。孔子领众多学生到周,一是问礼、学礼,二是传播儒家学说和齐鲁文化。燕伋在孔子门下读书,周游考察,经过5年,27岁回故里。在家过了8年耕读生涯,35岁时又去齐国,跟随老师孔子读书考察。随孔子至齐国。游览了齐桓公庙,瞻仰了一朝霸主齐桓公的画像,受到齐桓公雄才大略、英风豪气的熏染,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胸襟,增长了见识与学问,较全面的接受了齐鲁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这次,他在鲁住了5年,40岁回到了故乡千阳。

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望鲁台

燕伋第二次从鲁游学归来,开始在渔阳(千阳古称)办学教书,正式传授儒家学说。他在渔阳办学18年,直到周敬王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因孔子的儿子伯鱼去世,他第三次去鲁,留住四年,正欲返回时,不幸又逢尊师去世,又留鲁,与众同学为尊师治办丧事,戴孝守灵三年,其间与众师兄弟整理修订孔子的《论语》,成为孔子衣钵的传承人。辞鲁归里。其时年高65岁。在家一年就因病去世。

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望鲁台

据传燕伋当年在曲阜求学归来,辞别恩师孔子时,孔子送燕伋一棵树苗黄连木,又称药树,古称楷、楷树。

恩师意味深长地对燕伋说,为师送你这棵小树苗,它的名字叫楷树,希望你能像它一样,为人师表,争做后辈的楷模。

燕伋辞别恩师回到故乡千阳,将这棵载着恩师孔子嘱托的小树苗栽在学堂院里,同时筑台望鲁,设壇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启蒙众生。

宝鸡古树与名人——孔子送弟子燕伋楷树的后代枝繁叶茂

望鲁台

岁月轮回,虽然燕伋栽种的楷树早已不复存在了,但是那棵楷树繁衍的后代,却饱经历史的风风雨雨不断壮大,其中一棵树龄已有500年,树高21米,树围3.4米,冠幅21米,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为人称赞。

睹“树”思人。后人对燕伋有着极高的评价:燕伋乐于教育,秉承师志,兴学育人,十八年教书育人、筑台望鲁从不停息。别人敬天敬地敬祖先,唯燕伋忠心耿耿敬恩师。其毅力和精神可比愚公,其尊师之举可昭日月。燕伋筑台望鲁,格调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必看

景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