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官村的白杜树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官村11组西河边有一棵迄今350年树龄的白杜树,传说这棵树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有关。

李自成(1606.09.22—1645.05.17),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原名鸿基,费密《荒书》记载,李自成在出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于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黄娃子(一说黄来儿)。

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李自成雕像

李自成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少年时喜好枪马棍棒。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的李自成行宫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及时采纳了谋士李岩的建议据,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的李自成行宫

传说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从四川经蜀道向陕西关中进军,在今宝鸡陈仓区新街镇官村东部与明军激战,处于对峙僵持状态。

有一天李自成心情郁闷,在大营外边转悠思考破敌之策,无意间用手拍了一下自己的马鞍,顿觉手指疼痛难忍。原来是手被夹在马鞍缝中的一截树枝扎破,鲜血顺着手指滴在了树枝上。

李自成取出树枝一看,原来是一段白杜树枝。是一年前行军打仗时无意间夹进去的,早已干枯成木棍了。

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的李自成

看到这段树棍,李自成想起了家乡种树测前程的习俗,便把这段沾了自己血的白杜树枝栽到了官村西河边上,跪地向苍天祈祷说,如果能打败明军得天下,这段白杜树就生根发芽,否则就不能活。

这段白杜树在马鞍上与李自己成相伴很久,又得到李自成鲜血的滋润,竟然发芽了。李自成大喜,对部下和村里人说,过去朝廷总说我是闯贼看来我是注定是为民做官的。为图吉利,干脆将这村子改名官村吧。

宝鸡古树与名人——李自成在陈仓官村种下一棵白杜树

李自成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官村这个名字便叫开了。虽然李自成最后起义失败了,但他手植在官村的这棵白杜树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旺盛地活下来,其叶柄呈四棱状,据说是在李自成马鞍缝里夹扁的。

现在这棵白杜树的树高已有十四五米,胸围3.6米,冠幅有15米。官村的村民为怀念李自成植树之举,便把这棵树叫“思缅树”,也有人称为“丝绵树”,一直沿用至今。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必看

景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