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磨砺终成歌——记青年词曲创作人、歌手张伦
沉潜磨砺终成歌
——记青年词曲创作人、歌手张伦
文/张娜
艺术是生活的提炼,经典是艺术的精品。如果没有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小故事、小情节,文学、艺术的创作将失去基石和养分。歌以咏志,歌唱作为抒发心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和传递出人们现实生活与内心理想世界的冲击,真诚的反映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理解。所以歌唱、作词作曲都必须扎根生活,离开生活,就出不了好的作品。青年词曲创作人、歌手张伦,正是用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用自己的歌唤起人们的共鸣。
“我的陕北家,有那么多的山,我的陕北家,有那么的水,我的陕北祖辈和五谷杂粮,养育了黄土高原的好儿女,我的陕北家,有窑洞人的情,我的陕北家,有信天游的爱,绽放着黄土高原的好风景……”《我是陕北人》这首歌,唤起人们对父母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勾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让乡愁穿过尘嚣归去,回到哺育自己的陕北老家。

词曲创作人、歌手张伦是《我是陕北人》的创作者。朴实大气的黄土高原独有气息自歌中扑面而来,优美的旋律,欢快明亮的格调令听众耳目一新,加上他真挚深情的演唱,如果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点都不夸张。
80后的张伦,出生在榆林市子洲县槐树岔乡,毕业于商洛学院艺术专业,已是陕西青年歌手、青年词曲创作人。他个子一米八左右,眼睛细长有神,鼻梁高挺,认识他的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时尚、阳光、帅气、幽默诙谐,透露出艺术的灵气。
小时候的他,就对唱歌特别有感觉,只要听到乐器的声音就不由得兴奋起来。每逢村里、各个乡镇庙会时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挤在人群不愿离去。对唱歌情有独钟的他,天生嗓音高亢嘹亮,每在闲暇之时便放开嗓子唱:流行歌曲、民歌、民间小调等。张伦唱歌时的那种酣畅淋漓,舒服自然的感觉,使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他感到非常快乐和自信。
他的歌唱的越来越好,被邀请到各个乡镇参加庙会晚会,方圆百里的乡亲们提起他唱歌都赞不绝口,家人、亲戚也引以为傲,都觉得他在这方面有天赋,建议他好好学唱歌,就这样小学毕业后就去学唱歌了。
2003年张伦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榆林师范学校艺术专业。在校期间,他勤学苦练,阅读声乐、歌唱相关的书籍。时常忘记吃饭,学习音乐的不同唱法,歌唱技巧和舞台表演。为了培养自己的舞台经验,他多次参加校内外各种大型比赛和文艺表演。他在平时的各大文艺活动中,仔细观察摸索其他优秀歌手、老师们的唱法、舞台表演经验。观看各大音乐会为歌唱艺术之路汲取养分。并在2004至2006年期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陕西省青少年个人才艺一等奖、延安陕北民歌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大学校园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张伦带着这些荣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2006年走进商洛学院艺术系,开始了更深入的学习旅程。他的成长,可以说是从这里真正起步。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不管是歌唱技巧、做人道理、知识水平都在不断的进步、提升。也多次代表商洛学院参加省上的声乐比赛和姊妹学院的艺术交流。
并观看世界级专业音乐会,参加全国各地不同的音乐交流会,对民族、美声、流行以及原生态等不同唱法进行深入学习。这为后来的创作、歌唱积淀了丰富的经验。他曾获得陕西省大学生文艺表演一等奖、商洛市合唱比赛一等奖、陕西省23届声乐大赛获得优秀奖、担任过陕西电视台7套百姓大舞台全省挑战赛评委。
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歌手也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声乐老师。毕业后,第一份工作选择了教育岗位,在丹凤县师范学校任职音乐老师,负责一、二、三年级所有声乐课程。集美声、民族、原生态三种唱法于一身的他,把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毫不吝啬的传授给每一位孩子。为人师表的张伦,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嗓音条件进行细分,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手把手指导,不管再怎么辛苦,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因此赢得大家的拥护和爱戴。他说,我小时候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很好的学习乐理知识,在我这一代,把自己所学到知识教给他们,艺术要从娃娃抓起。
人们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作为一名专业歌手,张伦常常想通过创作,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分享给更多人,他要写歌,要创作出不同于其他歌曲的独特风格,不仅自己唱还要让别人来唱。
但是,搞创作并没有想的那么容易,大家只知道他的荣耀与光环,却不知创作背后的辛酸与无奈,刚开始创作时,一遍两遍,改了写,写了改,总是不满意。有时为了赶作品,甚至半夜三更都在思考,歌词是不是具有文学气息,有没有强烈的故事情节和感触,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曲调旋律是否优美,什么样的演唱风格合适,种种问题困扰着他。
张伦的作品就遇到过不被同行看好的尴尬,对他打击很大的,甚至想要过放弃过。但是,他明白一个道理:你做的就是再好,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不喜欢你,你做的就是再不好也总有人喜欢你,总有人不喜欢你。

在创作期间,每次遇到困难,他总是不气馁,不妥协,请教老师、请教同学相互沟通、交流,翻阅各种资料,进行比对借鉴。在日常生活中总结摸索,就是这生活小细节赋予了张伦创作灵感。
2017年,当他在陕北,看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母,白发如霜,饱经风霜的面容,一下使他既心疼又难过,无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他随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我的老爸老妈,风里雨里你们摸爬滚打,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苦也不怕累也不怕,守护着这个家……”他说:“我当时写歌词时内心非常纠结、觉得有愧于父母而写,之后就谱曲唱给我的父母听,来报答他们,这不是物质给予,可以说是给他们精神的支柱”。就这样一首触动心灵、荡气回肠《我的老爸老妈》问世。歌词朴实、贴近生活,流露出他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对父母的疼爱、思恋,动人心弦。
歌曲发行后,受到老师及同行的一致认可,老中青歌迷的一度喜爱,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虽然,艺术之路是艰辛的、漫长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他为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坚持不懈、排除各种困难,一直在路上。他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被传唱,再多的苦、累、委屈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张伦经过无数次的实际历练,凝聚力量陆续创作出原创作品:《我是陕北人》《一个字让我无怨无悔》《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家》《陕北女娃娃》《爱在那一刻》《最美抚州》《我的老爸老妈》《假如有你》《想要的幸福》《红色郝家桥》等经典目,都备受关注。张伦一心为艺术奉献,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独特唱法。

在一次音乐交流会上,他把如何搞音乐创作?如何将生活场景锤炼成一句句悦耳的歌声——张伦推心置腹分享自己的艺术历程,并畅谈他对音乐创作的理解和想法。“多读、多看、多写、多唱”张伦将勤能补拙、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理,用最朴实的话语讲给他们,还鼓励更多的学生、同行为自己的音乐梦想而努力、绽放。
他在谈及自己对音乐的坚持,无怨无悔,他说:“歌曲创作本身就是人们内心世界精准的表达,唱歌是他一生的目标与方向,愿意将自己的青春献给音乐艺术,要创作出精品、经典的、让人喜欢的作品,聆听并传唱,长久留存。”
本组稿件来源于《视界观》杂志第45期“视界人物”,《视界观》杂志第45期于2019年8月出版。
原创文章,作者:陕西旅游网。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寻求报道,请点这里。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读贾平凹《极花》忆往事
必看
-
金寨双河绝美冬日 黄眉尖观雾淞双河镇位于金寨县西北部, 梅山水库 上游,南与桃岭乡相连,北与铁冲乡、汤汇镇接壤,西与南溪镇毗邻,东与全军乡交界。境内...
-
第一次进藏 西藏有些什么民俗文化你知道吗藏文化是不少游客来到西藏的重要原因,神秘的藏地仿佛藏着太多的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西藏有什么民俗文化,让这么多人为它...
-
第13届龙虎山帐篷音乐节全新升级 彻夜狂欢龙虎山帐篷节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十二次,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攀升,已经成为龙虎山景区一年一度的品牌性活动,形成了广泛而深...
-
秋漫颍上 像一首诗 更像一幅画秋天的阜阳市颍上县像一首诗,更像一幅画。红色的炽热,黄色的奔放,绿色的生机,蓝色的畅想,七彩缤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
-
你也许见识过天下第一泉的美丽,可你在雨中撩过她的面纱吗?Hello济南泉水拍客节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微博达人走进天下第一泉景区。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由一河(护城...
-
位于陕西最北端的府州古城:一座老城一个故事位于陕西最北端的府谷县,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走...
-
全球首趟丝路旅游专列6月带你撩起中亚古国的神秘面纱陕西旅游网讯 有一个地方还没有被发现,这里有成群的野马,在广袤的草原纵情驰骋。这里有轻鹰在群山之间飞翔。这里有雪山湖...
-
红叶时节又见君 少华山红叶节开幕了10月的少华山将迎来它最美的季节,满山红叶层林尽染的视觉盛宴,潺潺流水与拂面清风相得益彰,一张张五彩斑斓的秋色图被游客...
-
西塘夜色,枕水人家位于浙江省嘉善县的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
回望初心·梦幻未来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9.19开幕2017第17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新闻发布会现场 7月18日,2017第17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发布会在太原召开。本...
-
醉美纯净阿尔山 游在其中恍若置身童话世界阿尔山,对于南方的我们而言,并不熟悉,初听此名,还以为这个城市像黄山、井岗山、峨眉山一样,既是山峰又是市名,然而真正...
-
段娟:三秦大地上起飞的百灵八百里秦川水深土厚、气势昂扬,这块土地哺育了一批批杰出优秀的有志青年,青年歌手段娟就是其中之一,她用歌声诠释人间真、...
标签
热榜